认识血栓:健康的 “隐形杀手”

2025-03-24


图片

当前的全球十大死因中,血栓是全球前3位的致死性血管性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近30年来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51%,是危害健康的“第一杀手”。在人体复杂而精妙的血管网络中,血栓犹如一颗隐藏的 “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悄无声息地形成,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引发严重的后果,让我们不得不对其高度重视。


✦血栓的定义与分类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壁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的流体依赖型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的固体质块。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顺畅流动,维持着身体各部位的正常运转。然而,当某些因素导致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血流状态改变或血管内皮受损时,血栓便有可能形成。这就如同河流中的泥沙,在水流变缓、河道受损等情况下,容易淤积形成障碍物。


按照血栓的发生位置,主要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两种。其中动脉血栓占30%,静脉血栓占70%。根据血栓的部位和组成,可将其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透明血栓四种类型。


✦血栓的诊断与实验室筛查

对于血栓的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检查来进行判断。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血常规、凝血检查、血浆 D - 二聚体测定等。


目前,凝血/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血栓四项)是凝血/纤溶激活的早期标志物,可反映在凝血或血栓形成的早期变化,结果稳定,特异性好,新血栓四项的出现能够更好的精准调控止血和抗凝治疗之间的平衡,在临床症状出现前进行早期诊断进而有效干预。


图片


✦血栓项目的适用人群

1.高危人群(跟踪监测)

(1)产妇及产褥期妇女;

(2)恶性肿瘤患者;

(3)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4)应用抗凝剂治疗者:

(5)植入性手术及心脏瓣膜置换术者;

(6)肾病综合征患者;

(7)创伤及手术期患者等。


2.建议筛查人群(3-6个月)

(1)年龄超过50岁以上患者;

(2)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和激素者;

(3)长期高脂类饮食者;

(4)有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者;

(5)糖尿病、风湿病、血液病患者;

(6)有血栓形成史者;

(7)长期运动量较少或长期制动者等。


✦血栓的治疗与预防

血栓的治疗方法多样,需要根据血栓的位置、大小、稳定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和溶栓药物。对于一些严重的血栓,如急性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血栓切除术、静脉滤器置入术等。介入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插入导管或其他器械进入血管,进行血栓清除、血管成形术等操作。


预防血栓的形成也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其次,要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此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总之,血栓是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它,了解其形成机制、危害、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栓的发生率,保护自己的健康。让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警惕血栓这个 “隐形杀手”,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内容为公益宣传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席那仁       审核:薛磊       排版:杨婷


E

N

D

图片
图片

银川贝昂得医学检验实验室  

诊疗科目: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其他(临床基因扩增检验)******

电话:400-859-3659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IBI育成中心四期3号楼2、3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