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某日晚打烊时,他突然剧烈头晕倒地,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及言语含糊不清,妻子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后经CT诊断为高血脂所致的急性脑梗,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常先生的案例犹如一记警钟:血管健康从不是"突然崩溃",而是日积月累的必然结果。当我们为生活奔波时,更需警惕那些"无声"的代谢异常——毕竟,再忙碌的工作也不该以生命为代价。今天小贝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脑梗,做到早知道,早预防!
脑梗是什么?
脑梗(缺血性脑卒中)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脑部血管阻塞(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心源性栓塞等),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引发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甚至死亡。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我国40岁及以上脑卒中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最危险的诱发因素
No.1
代谢性疾病(占中国脑梗主因)
1.高血压:70%以上脑梗患者合并高血压,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风险增47%。
2.糖尿病:患者脑梗风险为常人2-4倍,高血糖直接损伤血管。
3.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动脉硬化核心因素,中国达标率不足50%。
4.高同型半胱氨酸:中国人群因叶酸缺乏,此指标普遍超标,风险独立升高。
No.2
不良生活方式(年轻人主因)
1.吸烟酗酒:吸烟者风险增50%,男性吸烟率达50%(农村尤甚);酗酒引发血压波动。
2.高盐高糖饮食:中国人均盐摄入10g/天,北方更甚;奶茶炸鸡加剧肥胖。
3.久坐熬夜:运动不足者风险增30%;熬夜使脑梗风险翻倍。
No.3
其他关键因素
1.房颤:患者风险为常人5倍,心源性血栓是青年卒中主因。
2.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风险增64%。
3.空气污染:PM2.5每增10μg/m³,死亡率升1.2%。
脑梗的预警信号
No.2“BE FAST”口诀(国际版)
B(Balance,平衡):
突发行走不稳、眩晕或失去平衡。
E(Eyes,视力):
突发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复视或黑蒙。
F(Face,面部)
微笑或做鬼脸,观察是否有一侧面部下垂、口角歪斜或无法完成表情动作。
A(Arm,手臂)
平举双臂10秒,若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或无法维持平举,提示肢体瘫痪。
S(Speech,语言)
是否出现口齿不清、词不达意或无法表达。
T(Time,时间)
发现上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记录发病时间。
预防与急救核心策略
No.1
预防要点
饮食:盐<5g/天,多吃深海鱼和绿叶菜。
筛查:40岁后每年查血压、血糖、颈动脉超声。
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
控压:高血压患者目标<130/80 mmHg。
No.1
急救时间窗
黄金4.5小时:静脉溶栓(阿替普酶)可大幅降低残疾率,部分患者可延至9小时(需影像评估)。
康复关键期:发病后1-3个月需结合物理治疗与心理干预。
参考文献: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2023》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Stroke》杂志, 2021, 52(7): 2305-2313
本文内容为公益宣传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杨婷 审核:薛磊 排版:杨婷
银川贝昂得医学检验实验室
诊疗科目: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其他(临床基因扩增检验)******
电话:400-859-3659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IBI育成中心四期3号楼2、3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