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范围是多少?

2025-05-20
血脂,就像汽车的“油量表”,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健康隐患。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35.6%,同时也让血脂管理有了更科学的依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守护血管健康吧!


血脂是什么?四项指标揭示健康密码

血脂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图片


注意!不同人群的目标值不同:

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LDL-C需<2.6 mmol/L

超高危人群(如心梗、脑梗患者):LDL-C需<1.4 mmol/L,且降幅>50%


血脂异常危害大,这些症状要警惕!

主要危害

1.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变硬。

后果:心梗、脑梗、下肢血管硬化(走路腿痛,甚至坏死)。

2.脂肪肝:肝脏堆积脂肪,可能发展成肝硬化。

3.胰腺炎:甘油三酯过高(>5.6 mmol/L)时,胰腺血管堵塞引发剧痛,甚至致命 。


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1.头晕、胸闷:血液黏稠或心脏供血不足。

2.眼睑黄色瘤:眼周出现黄色小肿块(胆固醇沉积)。

3.腿抽筋、麻木:下肢血管堵塞导致缺血。

4.视力模糊:血脂渗入视网膜,影响视力。



预防高血脂:生活方式是关键


吃对食物,远离“三高”

多吃:全谷物、深海鱼、深色蔬菜、豆类、坚果(每天一小把)。

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甜点、加工肉(如火腿、腊肠)。

控油盐:每天油≤25克,盐≤5克,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


动起来,每周150分钟

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吸烟直接损伤血管,酒精增加肝脏负担;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导致代谢紊乱。


定期检测,长期监测


40岁以下建议每2~5年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建议每年查一次。

定期检测血脂四项(TC、LDL-C、HDL-C、TG),尤其关注LDL-C水平。


健康小问答

Q

吃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吗?

A

每天1个鸡蛋没问题!蛋黄富含营养,但合并高胆固醇血症者需减少摄入 。


Q

瘦人不会得高血脂?

A

错!遗传、代谢异常、熬夜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血脂升高,瘦人同样需定期检查 。


Q

少吃肉就能降血脂?

A

虽然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但仅仅限制肉类并不足够。过多的糖分、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加工食品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Q

胆固醇越低越好?

A

胆固醇是身体必需的物质,过低的胆固醇水平可能反会造成健康风险。


Q

接受降脂治疗,多久需要复查一次?

A

首次服用调脂药物者,调整调脂药物种类或剂量的患者: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每3个月监测1次。


Q

吃他汀后血脂低于目标值了

可以停药或减量吗?

A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没有禁忌证或不良反应,他汀应该长期服用,以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避免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进展。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确诊冠心病后自行停服了他汀,不久后因为冠心病加重而接受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他的教训可以告诉您,如果没有医嘱,不应该随意停用他汀。


本文内容为公益宣传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杨婷         审核:薛磊         排版:杨婷图片

图片

银川贝昂得医学检验实验室   

诊疗科目: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其他(临床基因扩增检验)******

电话:400-859-3659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IBI育成中心四期3号楼2、3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