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癌之王” 卵巢癌,如何才能早点发现?

2025-07-03

卵巢癌,这个被称为"妇癌之王"的疾病,其实离每个女性都不遥远。

图片

《2023 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里有组数据显示 —— 70% 的卵巢癌患者一确诊就已经是晚期(Ⅲ 期及 Ⅳ 期)了。

为什么卵巢癌的诊断总是这么晚?

那是因为卵巢癌凭借三重 “伪装术”,常让人们放松警惕,错过早期治疗时机。


今天小贝就带大家揭晓一下如何识破它的套路,早点发现信号!


1.卵巢癌的三大 “伪装术”难怪总被忽略!!

症状太普通,容易搞混

腹胀、胃口差、排尿不畅、浑身没劲…… 这些是不是看着特眼熟?很多人可能觉得是更年期到了,或者消化不好,自己吃点药就应付过去了。但卵巢癌特别 “狡猾”,早期症状藏得深,可病情发展却很快。等到出现腹水、明显变瘦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所以,别把这些小毛病不当回事,持续不舒服一定要查清楚~


位置藏得深,检查难发现

卵巢只有杏仁那么大,躲在盆腔深处,周围全是肠道这些器官。普通的妇科检查就像在衣柜最里面找一颗纽扣,很难摸到早期的病灶。再加上有些姐妹害怕做妇科检查,或者对卵巢癌了解不多,就更容易漏掉苗头了。


检查方法有局限

CA125 检测和经阴道超声这两种检测方法,但都有小缺点:

CA125 检测: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重要指标,但盆腔炎、来月经、怀孕等情况都可能让它升高,容易误判;

经阴道超声:方便又没创伤,能看卵巢有没有病变,但 “假阳性” 率有点高,特异性不够强。


所以医生们建议,把 CA125 检测和经阴道超声一起用。研究发现,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联合筛查,能大大提高早期发现的机会!


2.女性朋友看过来!这些 “自救” 方法记好啦~

图片

哪些人更要当心?

遗传因素:家里有人得过卵巢癌或乳腺癌,尤其是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的人风险更高。普通女性患病概率 1%,BRCA1 突变者一生中有 54% 的可能患病,BRCA2 突变者则是 23%。


生育与激素影响:没生过孩子、晚育的女性(排卵次数多,孕期激素保护少),长期用促排卵药或绝经后做激素替代治疗的人,患病风险会增加。


年龄与生活习惯:50 岁以上女性更易发病;经常吃高脂食物、熬夜、压力大等,会让病情发展更快。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超过 2 周就别拖

不明原因腹胀(饭后更明显);

突然尿频尿急;

一直消化不良;

腰围突然变大;

异常疲劳感。


高危人群这样做检查,更精准


妇科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异常肿物,对绝经后女性来说,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肿瘤标志物:CA125(糖类抗原125)联合HE4(人附睾蛋白4)检测,结合ROMA指数(综合CA125、HE4及绝经状态的评估模型),可提升诊断准确性。


高危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是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通过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和卵巢,可降低80%的发病风险。


3.小结

卵巢癌虽然厉害,但只要我们多了解、主动关注身体变化,就能早发现早治疗!从现在开始,定期检查、关注身体变化,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本文内容为公益宣传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稿:杨婷         审核:薛磊         排版:杨婷

图片

图片

银川贝昂得医学检验实验室   

诊疗科目: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其他(临床基因扩增检验)******

电话:400-859-3659

地址:宁夏银川金凤区IBI育成中心四期3号楼2、3层

分享